目前分類:學習思考 (2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SrYhRi5WNI&feature=fvw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886EMmEZTQ&feature=related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ul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U6c5OzX51s&feature=related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blog.udn.com/wangkwo/2835331

 


 

 

4%的人沒有良知,他們可以做出任何壞事,卻不會感到絲毫罪惡感!

 

對外展現出迷人有趣的個人形象,正因如此,

 

他們有一個主要特徵,他們身上有某種光芒或是個人魅力,一般大眾往往臣服在這些人熱情、複雜和性感的魅力之下,最後卻遍體鱗傷。

他們比別人隨性、熱情、複雜、性感,所以我們很難辨認出他們,也很容易被他們迷得團團轉的。更重要的是,反社會人格者跟我們截然不同,因為他們無法愛人。反社會人格者早早就學會了如何流露虛假的情感,但實際上他們對別人的痛苦是漠不關心的。他們只喜歡控制,只喜歡贏。

 

事實上,我們都認識起碼一個以上的反社會人格者。我們可能讀這本書讀到一半就突然發現我們認識的某個人竟然是反社會人格者。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2216

 

這是無法矯正的性格缺陷,目前的研究資料認為,大約有四%的人口屬於這種人--也就是說,二十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861248021-2.php

 

這種人很會花言巧語,也很會做表面功夫,所以反社會人格者能夠把別人迷得團團轉,

也以擅長利用「朋友」著稱。

 

此外,反社會人格者對刺激的需求比正常人更大,這會導致他們更常冒社交、身體、財務或是法律方面的險。他們能夠迷惑別人一起去冒會惹來大麻煩的險,這是他們的特徵之一。而且他們還以撒謊和騙人著稱,而且他們永遠都不認為自己必須對惹出來的麻煩負責。

 

反社會人格者也以情感淡薄著稱,他們或許會說自己很有感情,但他們根本就沒有他們所說的那些情感,他們其實麻木不仁。他們沒有同情這種東西,

 

這個世界上大約有四%的人都很瘋狂,都很嚇人,而且都真實存在。但這四%對社會到底意味著什麼?就一起來想想下面這些統計數字吧:厭食症盛行率估計佔人口的三四三%,這就已經被視為一種流行病,而這個數字還比反社會人格的盛行率還要低。而精神分裂疾患的發生率只佔人口的大約一%,只有反社會人格發生率的四分之一。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說,美國人結腸癌的發生率是每十萬人當中約有四十人,這個數字已經被認為「高到很驚人」,但卻比反社會人格發生率低了一百倍。說得更簡潔一點,我們當中的反社會人格者,比得了厭食症這種廣為人知的病患更多,而反社會人格者的人數是精神分裂病患的四倍,也是已確診結腸癌患者的一百倍。

 

身為心理醫生,我專門治療受過心理創傷的倖存者。過去二十五年來,我治療了數以百計,每天都過得痛苦不堪的成年人,他們的痛苦都是幼兒期受到虐待,或是過去遭受其他可怕的經歷所造成的。我已經在《精神健全的迷思》(The Myth of Sanity)這本書裡詳細探討過這些病例,那些有心理創傷的病人都遭受很多痛苦折磨,包括慢性焦慮、憂鬱症、精神狀態解離,還有無法忍受自己竟然還活在這個世界上,當中很多人是在自殺未遂之後來找我的。有些人的創傷是大自然或是人為災難造成,像是地震或戰爭,但大多數都是受到壞人(通常是反社會人格者,有些是有反社會人格的陌生人,但更典型的是有反社會人格的雙親、長輩或是兄弟姊妹)的控制或是心理摧殘。我協助病人和他們的家人處理他們這一生所受到的傷害,以及研究他們的病史時發現,我們之中的反社會人格者造成很深遠的損害,而且很持久,這些損害通常都很致命,而且也很常見。我治療了幾百名倖存者,我現在非常相信,公開且直接地處理跟反社會人格有關的事務,是我們所有人的當務之急。

 

二十五個人裡面大概就有一個反社會人格者,而所謂的反社會人格者主要就表示他們沒有良心。這種人並不是無法理解好壞之間的分別;而是就算他們理解,也無法限制他們的行為。這種人就算理智上能夠瞭解對錯之間的分別,但在情感上還是無法瞭解,而他們也不會恐懼上帝,但我們這些正常人就會。二十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完全沒有罪惡感或是悔意,而這種人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861248021-3.php

 

反社會人格在人類社會裡的高發生率,會對我們這些一定得住在這個星球上的正常人造成既深且廣的影響,就算對臨床上並沒有受過創傷的人也會。那四%的人會把我們的人際關係、銀行戶頭、成就、自尊和我們的太平日子毀得一乾二淨。然而,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還是有很多人對這種疾患一無所知,

 

有或沒有良心是一個很根本的劃分,這種劃分比智力、種族或甚至性別的劃分更重要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861248021-4.php

 

良心是個無所不知的嚴格教師,良心為我們的行動定下規則,如果我們違反規則,良心就會施以情感懲罰。我們從來都沒有要求誰給我們良心。良心就是存在著,無時無刻都存在,就像皮膚或是肺臟或是心臟。而且我們也無法想像如果沒有良心的話,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海爾是位冷靜的科學家,關於他的研究對象,他是這麼說的,「每一個人,包括專家在內,都會被這些人欺騙、操縱或是迷得團團轉。厲害的精神病態能夠打動任何一個人的心弦……最佳防禦之道就是好好弄清楚這些掠食者的本性。」

 

反社會人格很怪異,就連經驗豐富的專家也得認輸。

 

不管我們會不會大聲說出來,但我們多少都會懷疑,因為千百年來,就算時至今日,許多舉世聞名的人都是沒有道德的人。而在我們當今的文化裡,利用別人已經變成一種流行,而不講良心的商業行徑顯然能夠累積天文數字般的財富。而在個人層面上,大多數人也都可以從他們的生活當中看到許多例子,不講道德的人就能成功,而有良心的人經常看起來就像傻瓜一樣。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861248021-5.php

 

我也打算用這本書來警告好人:「反社會人格者就在你身邊」,並且協助他們對付這個問題。身為心理醫生,我已經看過太多生命差點毀於少數沒有良心的人。這些少數人不僅很危險,而且難以辨認。就算他們並沒有使用身體上的暴力--尤其他們又跟我們很熟或是很親近--但他們都擁有足夠的能力毀掉一個人的生活,也都有能力讓整個人類社會變成危險之地

 

在我看來,沒有良心的人支配其他有良心的人,就是著名小說家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16所說的「弱者的暴政」(the tyranny of the weak)的一個恐怖例子

 

我認為所有有良心的人都應該認識這些沒有良心的人,瞭解他們的日常行為舉止是什麼樣子,才能夠辨識,而且也能夠好好對付這些沒有道德而又殘忍無情的人。

 

說到良心,我們似乎是很容易走極端的物種。我們只要打開電視,就能夠看到這種會讓人覺得很疑惑的二分世界,有人趴在地上從排水管裡救出一隻受困小狗,而接下來的報導卻是有人大肆屠殺婦孺,屍體堆得像小山一樣高。而在日常生活裡,雖然我們的生活很尋常,一點都不戲劇化,但我們還是經常可見這樣的對比。大清早的,會有個朝氣蓬勃的人特地把一張我們掉在地上的十美元鈔票交還給我們,而到了下午時,又會有人一臉奸笑故意超我們的車。

我們每天都在見證徹底對立的行為,所以更必須坦率地討論這兩種極端的性格與行為。為了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我們需要瞭解經常違反社會公益,但卻不會產生罪惡感的人。我們唯有先弄清楚沒有良心的人本性為何,然後才能想出對付這類人的辦法,唯有先辨識出黑暗,然後才能真正肯定光明的價值。

 

我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降低反社會人格者對我們生活的毀滅性衝擊。有良心的人可以從本書裡學到如何辨識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也可以學到如何對付他們。最起碼,能夠保護自己,還有自己所愛的人不受到反社會人格者的傷害。

 

十三條規則  ──  對付生活中的反社會人格者

 
一、最高則 ── 必須承認有些人就是沒有良心。
二、在自己的直覺和權威角色(教師、醫生、領袖、愛 物的人、人道主義者、家長)之間,選擇聽從直覺
三、把「事不過三」這條原則當作指導方針。
四、質疑權威。
        再說一次,請相信自己的直覺和焦慮,尤其是在有人宣稱控制別人、施加暴力、發 戰爭或是其他違背你良心的作為,             是解決某些問題的最佳解決辦法時。

五、提防拍馬屁。
        人人都愛聽讚美,尤其是出於他人真心的讚美。相較之下,諂媚就是在欺騙我們。諂媚很假,而且跟操縱脫不了干係。
六、如果有必要,請重新定義你對尊敬的看法。
        我們常常混淆害怕跟尊敬,我們越怕某個人,就越覺得他值得我們尊敬。
七、不要跟他們糾纏不清。
         陰謀詭計是反社會人格者的一個工具。你得抵抗誘惑,別跟有魅力的反社會人格者競爭,你得抵抗想在智力上勝過他們          的誘惑;你得抵抗想給他們進行精神分析的誘惑,你甚至得抵抗跟他們開玩笑的誘惑。這麼做除了會降低你的水準,還          會把你的心思從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上移開,這件事情就是保護你自己
八、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避開反社會人格者,拒絕跟他們接觸或是溝通。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861248021-6.php

 

九、質疑自己的婦人之仁。
我們應該尊重仁慈而又有道德勇氣的人。同情雖然是一個極為珍貴的情感反應,我們會同情無辜而且真的在受苦,或是遭遇不幸的人。


十、不要嘗試彌補已經無法彌補的事情。
第二次機會(第三次機會、第四次機會、第五次機會)要留給有良心的人。

十一、千萬不要出於同情,或其他理由,而同意幫反社會人格者隱瞞真面目。
請不要說出去。」說的人通常不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就是咬牙切齒,這是竊賊、虐待兒童的人,以及反社會人格者最愛用的一招

十二、保護你的靈魂。
別讓某個或是一群沒有良心的人說服,使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道存在。大多數人都有良心,大多數人都能夠去愛人。

十三、好好活著就是最好的報復。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861248021-7.php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機,是推動進步的必要因素。加州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家米德(Carver Mead)曾說說過一句名言:「傾聽科技,發現它告訴你的事」,

賈伯斯就是一位卓越的科技傾聽者判斷一項新技術何時準備好問世。要引進暢銷產品,技術、價格與消費需求均為最重要的評估因素

據悉蘋果iPad已籌備數年,設計師與工程師定期回報進度,直到最近賈伯斯才滿意。

不少人唱衰iPad,認為其介於iPod與筆電的新產品級距與過高售價,恐面臨失敗命運。回想2001年iPod推出時,也曾遭無情訕笑,但最後還是證明老賈技高一籌

 

http://magazines.sina.com.tw/article/20100202/2756701.html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中廣新聞網           發表時間:2010/06/04 

 

芬蘭Nokia公司研發一種可以安裝在腳踏車上的手機充電器,人們騎腳踏車上班或外出郊遊時,可以隨時幫手機充電

路透社說,這種腳踏車手機充電器,今年下半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上市。(阿姆斯特丹)盛行騎腳踏車。有了騎腳踏車手機充電器,人們可以隨時利用腳踏車車輪轉動產生的電力,為手機充電。

Nokia公司說,腳踏車手機充電器售價十五歐元,相當六百元新台幣,這種產品最大市場是開發中國家。

 

http://tw.tech.yahoo.com/article/tw-tech.bcc.com.tw/twtechbcccomtw_201006040132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5/28 02:29 林如昕、張翠芬/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有四萬人因癌症死亡,其中有一萬人選擇安寧照顧走完最後一程,另外三萬人在最後階段必須插管、電擊。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回答立委楊麗環質詢時表示,癌末插管、電擊是「浪費生命,也浪費醫療資源」。他強調,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希望未來病人一住院就有放棄最後急救的選擇權,「這不是觸霉頭,這是SOP(標準作業模式)。」

楊麗環昨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詢時提到,周遭有太多例子,癌末病人受到插管、電擊的折磨,「這些動作說實在話…」,立委話還沒說完,楊志良立刻接著說:「浪費生命,痛苦,浪費醫療資源,安寧療護法真的推廣不夠。」

楊志良強調,他一直在衛生署宣導,希望將來能要求醫院,病人一住院就提供選擇權,或許病人和家屬會認為這是觸霉頭,但國外都有類似規定,這不是觸霉頭,而是一個選擇,一種SOP,也是尊重生命

楊麗環批評,楊志良講浪費生命實在不對,應是說用太勉強的方式維持太短暫的生命,付出的代價太高。如果病人自己願意承受當然沒問題,但病人通常不知情,有些子女不想放棄任何希望,堅持急救,有些是外傭照顧病人,也沒辦法協助取得相關資訊。

媒體再次詢問「浪費生命」的意思是什麼?楊志良解釋,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出車禍也許還有機會救,但癌末實在不需如此,可以採安寧療法,用止痛藥減緩痛苦,讓病人有尊嚴的離開。

他還曾為了這項理念寫過一篇名為〈因愛生恨〉的文章,貼在衛生署網頁上。他舉例說明,妹妹看媽媽痛苦,決定選擇安寧療護,但隔天哥哥來了就反悔了,非要急救不可。這種案例不斷發生,他希望病人住院時就有選擇權,畢竟人的能力有限,住院的結果無法預測,不要等到沒辦法做選擇

國人常以為病人送到安寧病房,就是要被「放棄」,基隆長庚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這是大錯特錯安寧照護可以讓癌末病人減輕疼痛,擁有較好生活品質,並獲得善終

王正旭坦承,目前的醫療有其極限,很多病人和家屬不願意接受癌症致死的事實,選擇和疾病奮戰到最後一刻,所以,到病危時還要求插管、電擊,勉強急救的做法,不只是浪費不少醫療資源,對病人也是很大的折磨每每家屬看到病人被插管後痛苦的情景,都後悔得淚如雨下

王正旭表示,醫師需要更積極主動的告知病人和家屬,讓大家了解安寧療護的模式,因為,末期癌症病人即使再以任何積極的治療,還是難逃一死,安寧照護是整個醫療團隊協助,目的是控制病人的症狀,病人不會有被遺棄的感覺

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理事長趙可式強調,安寧療護要讓「病人善終,家屬善別」。她曾碰到一位十五歲的兒癌患者丞丞,罹患癌症六年,腫瘤擴散全身,因癌細胞蔓延,便秘三個月,腸子裡都是糞石,一吃就吐,脾氣很壞,照顧他的父母成了出氣筒。父母心力交瘁,要求轉到安寧病房。

他在往生前十天住進安寧病房後,病房的護士以橄欖油配合腹部按摩灌腸,清出了滿馬桶的糞石,丞丞終於有胃口吃東西。趙可式還教丞丞父母,如何和孩子談生死,父母依丞丞的心願,替他在病房外開了一個小畫展,丞丞最後在愛中離開,父母也減少遺憾

目前全國有卅七家醫院、五四一張安寧療護床提供住院安寧,另外,有六十四家院所提供安寧居家療護,由醫師護理人員、社工等定期訪視,給予病患疼痛及症狀控制及緩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8/4/26fsa.html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5/26 02:26 黃菁菁/東京廿五日電

 

中國時報【黃菁菁/ 東京廿五日電】

日本國立青少年教育振興機構調查指出,孩提時多接觸大自然,經常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要的小孩學習慾望較高,也比較愛讀書,長大後學歷高,收入也較高。

這項調查是在去年底,針對日本全國廿至六十多歲的五千名男女以及一萬一千名中小學生所做。結果顯示,小時候在戶外玩耍經驗豐富的人,每個月讀一本書以上者七一%,不在戶外玩耍者只有廿四%有讀書習慣。戶外玩耍者的最高學歷在大學以上的占五十%,另一組則占四五%。

這項調查也顯示,有在大自然遊玩經驗者,半數以上都是逾六十歲的人,而現在的高中生只有四成的人經常接觸大自然。

千葉大學教育社會學教授明石要一指出,小孩接觸大自然時會產生許多疑問,因而刺激求知慾、好奇心,學習慾望自然提高,多跟其他小朋友玩也可以培養人際關係和決斷力。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6/4/26ba4.html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堂明鏡悲白髮, 如青絲成雪」   

                                           李白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05/23 12:28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畢業季即將來臨,又進入了求職旺季。根據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求職者面試時的「眼神」是決定錄取的關鍵,甚至有近8成的面試官同意,擁有自信的眼神比較容易獲得優厚的薪資待遇。

想要找到好工作,與其精心打扮服裝儀容,不如先練習好充滿自信的眼神。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調查發現,有7成公司主管在面試時,最先觀察的就是求職者的一雙眼睛

104市調中心營運長蔡家昌表示,「主考官對於你的自信,他會不會用到你,甚至是對於你的薪資,其實都有顯著的幫助,你的眼神如果展現出來是有自信的話,面試官其實對於你未來的成就,他也是會給予比較高的評價。」

可別驚訝兩顆「靈魂之窗」的威力,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面試官都同意,求職者擁有自信眼神可以提高錄取機率,就連平均薪資都有可能高出2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3/17/265nv.html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5/23 17:35

 

美國一項長期研究發現,只要家裡有書,孩子就比較願意讀書。

內華達大學社會資源系艾凡絲教授花了二十年的時間,調查了二十七個國家,關於家裡藏書跟孩子教育程度的關係。艾凡絲說,以高中畢業為基本要求來看,家裡若藏書超過五百本,高中畢業後平均會繼續求學三點二年。他說,藏書影響孩子繼續求學的時間每個國家不同,在大陸,家裡有五百本以上書籍家庭,孩子會多讀六點六年的書,美國比較少只有二點四年。但是,家裡有書對孩子的一生確實有重大影響。

艾凡絲說,以美國為例,高中畢業後再領到一張專科文憑的人,年薪會比高中畢業生多了七千兩百美金,大約二十三萬台幣。要是能拿到學士學位,年薪會多出兩萬一千美金,大約六十三萬台幣。

艾凡絲說,其實家裡的書架只要不空就能鼓勵孩子繼續求學,哪怕只有幾十本書都好。他說,從年薪的差距來看,花點小錢買書換來的效益真的很大。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3/1/265y4.html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2 Sat 2010 23:55
  • 塞翁

川震後知名度開 四川觀光業蓬勃

2年前,四川大地震雖然造成嚴重傷亡,卻意外增加四川的曝光率,地震之後,許多遊客才知道這裡原來是熊貓的基地,現在,遊客數比地震前還多,光是外國遊客就超過一半,另外,當地收藏豐富商周文化的金沙遺址,也因為地震,遊客數直逼百萬。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2/8/263hs.html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啊哈!

看到這則研究報導

正是時候

 

不信白不信

信了   對己心有好處

不信白不信

 

                                                                                                                        

 更新日期:2010/05/19 04:21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石溪大學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始於50歲。報告指出,雖然人到50歲,罹病與死亡的風險增加,卻是人憂慮較少,而且有能力忽略負面、放大正面事務的階段。

石溪大學心理學家史東說,該發現「令人震驚」,「你或許認為在慢性病威脅生命之時,會讓人變糟,但事實不然,因為人們不去專注於這些威脅。他們專注於生命中的美好之事上,比如家人、朋友。」

這份針對34萬人進行的調查發現,人過50歲後,整體的幸福感增加。該報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

研究人員發現,正面與負面情緒會隨著年齡出現變化,該現象男女皆然,只是所有年齡層的女性承受的壓力、憂慮與悲傷甚於男性。

專注於家人、朋友

當人們過了20歲,壓力與憤怒感降低,而當過了50歲後,憂慮感也遞減。養育幼子、失業或單身等變因並不影響與年紀有關的幸福模式。研究也發現,壓力、憂慮與憤怒的程度在50餘歲時銳減,而幸福與喜樂的程度增加。只有一種感覺持續不墜:悲傷。

研究發現,從50餘歲至80餘歲,整體的幸福感有增無減。研究人員說,先前一些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人的智慧與情緒智性也增加,這份調查結果與該研究一致。年長者對情緒自我規範的能力也較強,他們較能正面看待自己的情況,也比較少追憶負面的過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9/78/25wps.html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18 Tue 2010 02:24
  • 心眼

 

「   心眼小        麻煩大    」

 

誰想的這詞兒      真是高人啊!

立時        為其棒喝.............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冷靜」  與   「冷漠」

一字之差    卻天差地遠

 

http://tw.topic.yahoo.com/hottopic/article/tw-features.yahookimo.com.tw/twfeaturesyahookimocomtw_201005171809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vQFm1iPU0Y&feature=related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5/17 13:35 

線上遠距教學又有新突破,台灣大學電資學院院長李琳山研發台大虛擬教師」系統,把真人教師教學的影音內容,用關鍵字章節分段,學習者不用像過去一樣,花好幾個小時從頭到尾聆聽一門課,只要輸入關鍵字,系統就類似搜尋引擎,篩選出重點段落,讓學習者可以從課程中間開始學習。

(陳映竹報導)

傳統的遠距教學,學習者必須花數十個小時、去仔細聆聽一門課,不過,現代人生活忙碌,根本無法抽出這麼多時間。

台灣大學電資學院院長李琳山新研發的「虛擬教師」軟體系統,最主要突破的技術就是用「投影片」、「關鍵詞」基礎建構出整門課程的知識結構。

系統利用電腦智慧自動將影片分段,只要老師把教學錄影、教學投影片和大綱上傳到系統、網站,「虛擬教師」系統就會把整門課程內容切成小段,自動抽取每段的關鍵詞、建置好影音摘要。學習者只要上網點選,就可知道每段落的重點、要時間長度,達到最有效率的學習目標,有助於學生課後複習。目前系統開發已經完成,經過測試,成效不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7/1/25suk.html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809760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102607408

 http://tw.myblog.yahoo.com/jw!f3TvPYifFRuQu_1YzBreQ7UCcg--/article?mid=1461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  安藤忠雄

譯者  /  龍國英

出版社 /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書中收錄上百張珍貴照片(安藤忠雄幼年、青年等私人照片、手稿、建築照片)。歷經拳擊手、自學走向建築家之路。但並不是事事如願,人生很多經歷都以失敗收場。但他從剩餘的可能性中,抓住了微小的希望之光,拼命地生存下去。而現在,他不只是為建築而生,更致力於環保理念的宣揚、透過種樹與環境改造,倡導永續共生的概念。

偉大的建築家,平凡的人生

出生在大阪老街的安藤忠雄,是雙胞胎中的哥哥,但他因為從小就過繼給外婆家,所以是跟著阿嬤長大的孩子。安藤忠雄的阿嬤家是做買賣生意的,從小就沒人管他的功課或是生活。所以安藤忠雄每天放學回家就是找同學玩,或是到住家附近的鐵工廠、木工廠閒晃看師傅工作,偶而也跟著學做一點東西。他從小的功課就是倒數幾名,也沒想過未來要做什麼

阿嬤只教他:「守信、守時、不說謊、不找藉口。」連他生病都要他自己走路去醫院看醫生,完全訓練他獨立自主不依賴別人

安藤忠雄到了高工二年級,跟著弟弟去打拳擊,練習不到一個月,就拿到拳擊手執照,第四場比賽就拿到四千元獎金,那時大學畢業生起新不過一萬元,所以他非常高興靠自己的身體工作而獲得報酬。

拳擊是一種孤單的運動,這種只能靠自己的毅力努力去練習、上場比賽。安藤忠雄曾代表所屬拳擊館去泰國比賽第一次一個人出國、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卻也讓他更加感受到拳擊手這條路所要忍受的孤寂。後來,看到世界拳王的練習時,安藤忠雄才體認到自己不管再怎麼努力,都達不到那樣的成績,毅然決然放棄做一名拳擊手。

雖然他從小就喜歡動手做東西,但引導安藤忠雄走向建築之路的關鍵,是世界知名建築家柯比意。他深受柯比意的作品集感動,不但自己做了一趟環日本之旅;一九六四年,他帶著六十萬日幣,搭船踏上七個月的世界建築之旅親眼看到柯比意的建築之後,他更加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

一九六九年,安藤忠雄在大阪老街一排舊宅中,租了一間房子當作自己的事務所。當時,和他一起的工作夥伴,成為他的妻子,一直陪伴他到今日。

在那個最早的出發點,他設計了住宅出道作品「住吉的長屋」。這棟備受爭議的建築,卻也是安藤忠雄住宅建築的原點──他認為人類具備足夠的韌性毅力去適應環境,也理當與自然怡然共處

自許為都市游擊隊的安藤忠雄,並不是只有只有將眼光放在建築而已。對他來說,對抗都市的種種不合理現象、和一群抱持著共同理念的夥伴,一起為理想奮鬥。

安藤忠雄現在的名氣,令人想不到他也曾經被業主拒絕、吃大阪市政府的閉門羹,一個「蛋形」建築的夢想,曾經等了十多年才實現充滿挫折的人生中,還是藏著許多沒有實現的夢想

四十年來,安藤忠雄從沒沒無名、只能躺在事務所地板發呆、打滾、到處找空地發想建築樣式的非學院出身建築師,至今日爭相為世界各大學建築系聘請授課、並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種融入自然環境的建築作品的建築家,他的六十八歲人生,幾乎都是站在黑暗中,朝著眼前的光明不斷抓住機會拼命向前實現夢想

安藤忠雄說:「我的人生經歷中找不到可以稱為卓越的藝術資質﹔只有與生俱來面對嚴酷的現實、絕不放棄、堅強活下去的韌性。 」

這不是世界知名建築家的自謙之詞,而是身為一個活在當下的人,對自己透徹的定義。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8561894133


簡歷

安藤出生於大阪市。利用拳擊比賽贏得的獎金,前往美國歐洲非洲亞洲旅行,也順便觀察各地獨特的建築。那個時候,他的攝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築師路易·的作品集中。

 

安藤忠雄並未受過正規的建築教育,僅在建築公司工作過一小段時間。在高中畢業後,參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種由大學教授創立的研究班,屬於大學教育的一種),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長澤節所創立,被稱作是「傳說中的美術學校」,畢業生包括飯野和好金子功寺門孝之山本耀司等人,畢業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業界第一線活躍的創意工作者。之後獨自利用各種渠道學習了室內設計製圖等技巧。在成為建築師之前,曾經擔任過以關西為中心,許多茶館或咖啡廳的室內設計。

 

http://zh.wikipedia.org/zh-tw/安藤忠雄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5/14 17:01

馬其頓有一名9歲的小男孩,小小年紀卻已經是電腦系統工程師,而且還擁有好幾張微軟證照,而這位電腦小天才,早在4歲的時候就是個電腦玩家。

個頭小小的,說起話來可頭頭是道,今年才9歲的馬可,已經獲得4張微軟證照,通曉3種語言,更出了一本電腦書。

在馬可七歲那年認定他為天才的教授,表示馬可的大腦比同齡兒童活躍,馬可早在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對電腦產生莫大的興趣,但馬可終究還是個九歲孩子,他也會跟同齡的小朋友,玩孩子們都喜歡的遊戲。

小小年紀,大大可能,9歲的馬可,夢有多大,天空就會有多大。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14/11/25o0t.html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