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熱病死亡的案例也明顯增加,像2003年8月歐洲熱浪來襲,
便造成將近兩萬人死亡,而台灣地處亞熱帶,四面環海,
夏季氣候炎熱潮濕,更容易造成熱傷害,不得不慎!
常見的熱病包括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及最嚴重的中暑。
熱痙攣是因身體大量出汗,鹽分流失造成電解質不平衡,以致肌肉抽筋痙攣;、
特別是在炎熱環境中長時間站立者更容易發生。
熱衰竭是因人體在炎熱的環境中過度產熱及流汗,
最後超過體溫調節中樞代償機制的負荷,使體溫上升,
加上脫水和電解質不平衡,會出現非常口渴、疲倦、焦躁不安、噁心嘔吐、
頭痛暈眩、四肢無力、皮膚濕冷、臉色蒼白、脈搏微弱、全身不適等症狀,
此時測量肛溫或口溫約37-40゚C。
許馨文醫師強調熱衰竭若未適當處置,就可能惡化成為致命的中暑,
中暑時的中心體溫(肛溫或口溫)會超過40゚C,且合併中樞神經異常如
意識混亂、幻覺、步態不穩、抽筋甚至昏迷,也會造成多重器官衰竭,
不儘快處理,死亡率非常高。
若不幸發生中暑,應趕緊將病患移至陰涼處,除去衣物,用冰水拭浴,
若有風扇吹拂更好,可將手腳浸泡在冰水中,或以冰袋放於主要血管流經的
頸部、腋下、鼠蹊等部位幫助散熱;意識不清者若嘔吐,應使其側躺,
避免嘔吐物阻塞呼吸道,若呼吸困難則應儘快請求救援並施以人工呼吸。
中暑雖然可怕,但卻可事先預防,許醫師提出以下幾點常見方法:
(1)避免在炎熱潮濕的天氣下從事戶外活動,特別是較激烈或長時間的活動,
應儘量安排在室內進行,若在戶外活動應避開下午一時到三時最熱的時段。
(2)平時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鹽分,若從事劇烈的戶外活動,飲水中可加一點鹽或喝稀釋的運動飲料,
因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是造成中暑的重要危險因子。
(3)衣服不要穿太厚,儘量穿著寬鬆、淺色系且吸汗的服裝,並戴遮陽帽。
(4)從事劇烈戶外活動前,應確認自己身體狀況是否許可,活動前7-10天即先離開冷氣房,
至戶外有計畫的進行體能訓練,使 身體提早適應熱環境,活動時若有不適應立刻休息勿勉強。
(5)老人、小孩及慢性病患的身體調節功能差,是中暑的高危險群,在炎熱的天候下
即使未至戶外活動,亦有中暑可能,平時家人應多注意他們是否補充足夠的水分、有無中暑的相關症狀。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735
※中暑的處理方法:
一、必須依據「分秒必爭」的原則,迅速將病患移至陰涼通風處,脫掉大部分衣服,
給予患者安靜、舒適的環境,使其平躺休息。
二、對於神智不清的病患,宜採取臉側臥、一腿彎曲的復甦姿勢,並得保持呼吸道通暢。
三、可先用冷敷使體熱加速散出,迅速使體溫下降至常溫。待病人清醒,可給予鹽水飲用,以補充流失之體液。
四、若情況未改善而仍有意識不清、甚至昏迷,或有嘔吐、虛脫、休克之現象,則應立即轉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http://www.fhjh.tp.edu.tw/pri04/doctor/doctor9209_right.htm
中暑所產生的高熱,是外在環境造成,並不是自身為了抵抗病菌而產生的發燒,吃退燒藥只會加重病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05/128/1od25.html
西瓜及綠豆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東西。
西瓜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綠豆則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及利尿等功效。
一旦已出現輕微中暑症狀,可以刮痧或穴道按摩來減輕不適。
刮痧時,可用刮痧板或光滑平整的陶瓷湯匙邊緣,先抹些潤滑油(用涼性的感覺比較好),
在頸後側及肩部朝同一個方向刮皮膚,刮到皮膚充血潮紅或成紫紅色。
至於穴道按摩,則可按壓風池穴與抓提肩井穴。
風池穴位於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時,大拇指按壓的凹陷處。
肩井穴則在肩部肌肉最高處,反覆抓提此處肌肉,可以減緩中暑頸部緊繃、頭暈頭重的不適感。
http://tw.myblog.yahoo.com/jw!AF4DA_SRGAXpn69xMhZj3C969Q--/article?mid=76
環境中的熱與人體生理反應
環境溫度必須低於體溫,人體才能將體內的熱散到外面,而且體外與體內的溫差越大,越容易散熱,類似的道理,環境中的溼度越高,散熱也越不容易。
在大量流汗時不能補充足夠的水份和適量的鹽分,可能會造成脫水、電解質不平衡和散熱困難,這就會產生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等「熱」症候群。
熱衰竭
熱衰竭是身體長時間暴露熱環境中的表現,通常是由於鹽分流失、脫水或代謝物過份堆積在體內所致。在熱環境中可能只要幾小時,也可能長達數日才導致熱衰竭。
主要的症狀包括無力倦怠、口渴、頭暈、噁心嘔吐、焦躁不安、頭痛等,因熱衰竭致而致死的病例不多,但有時候熱衰竭會演變成為中暑。熱衰竭病患大多數神智清醒,體溫可能為正常或輕微上升,病患看來蒼白,大量流汗而且血壓偏低。
治療則是儘速將病患移到涼爽的環境,同時給予稀釋的鹽水飲用,若病患嘔吐無法進食,則可給予靜脈點滴注射,只要缺乏水份及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況可以改善,預後通常很好。預防之道則避免在酷熱的環境中過久,同時要補充足量的電解質。
中暑
中暑是與熱有關的疾病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為中樞體溫調節失常所造成的結果,由於體內的熱無法散出,使得包括中樞神經(腦部)及其他許多器官因過熱而導致機能衰竭。最主要的特徵體溫非常高(可達攝氏四十一度),皮膚乾熱而無汗,病患心跳很快而且血壓過低,中暑若未能及時降低體溫,可能造成各種組織器官受損,嚴重者甚至出現腎衰竭、肝衰竭及心肌之損傷。早期中暑的症狀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包括頭痛、講話不清楚、出現幻覺、神智不清,可能惡化出現類似癲癇發作,甚至到重度昏迷的程度。
通常中暑較容易出現在熱浪來襲的時候,老年人、嬰幼兒、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病患、酗酒者、長期使用某些精神科藥物(例如鋰鹽等)及利尿劑等病患,在酷熱的環境中較易發生中暑。在熱浪期間從事運動競賽(如長跑等) ,而未適當飲水及散熱易發生中暑。
發現有人中暑時應立即使用冷水降低體溫,用濕毛巾或用淋水方式均可,將病患移在陰涼處,使用電扇或冷氣幫助散熱,不要直接將冰塊倒到患者身上,也不要使用
酒或將病患直接浸在冰水中,一般的冷水就可以幫助降低體溫。請記得,發現有人中暑,必須立即送醫,這和前面熱痙攣、熱昏厥不同的。由於中暑可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一定要馬上送醫。預防方法就是熱浪來襲時,設法到有空調的地方去避暑,特別是前面所提的危險族群,一定要避免在酷熱的環境待過久。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612220622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