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訓: 不可不察啊!

          避免  ─   花錢買到自責


如此陷阱 ─   怎能不公告周知

                  

 謹藉本文   ─   【提醒】一個是一個

 

願     讀此文者        不致成為下一個        B股銷售網的獵物

 

 

【  補註:     2012 / 4  / 2     

                   決定圖個清心  ─    不必再煩心  ─   因機緣循線戳破的謊言   

                                                                   ─   可鄙的B股設計

                   買回睡眠正常品質

                   不計代價、敲下網銀贖回

                   下單贖回    ─    可沒那麼容易

                   銀行來電    ─     買後     至少7天

                                          才能下單贖回              】

 

 

【設計】出B股   &    【力薦】B股者    ─    好狠 

〈  他們自己: 必定只會挑A      不買B 〉

 

設計出綁資金4年  ─  「美其名」為免收手續費的B股

      卻又 暗藏 【從中自動扣取分銷費】致【降低淨值 的玄機

            〈 玩文字遊戲啊! 呼攏誰!  當笨瓜耍 〉

                      提前贖回  ─  手續費加重懲罰  〈4%   3%  2%   1%

還敢力薦    ─   永遠跑不贏A股 〈A股:手續費前收、1.5%打折 ─  0.75%〉     

                     心機包裝設計   ─    坑人的B股

〈不收, 卻  ─   吃定人〉

〈看看 績效比較圖,簡直令人咋舌!〉

 

Shame on them!    〈 如此設計、力銷   ─   良心何在

                                   君子愛財    ─   也得取之有道  〉


不知則已  〈   幾人懂得  ─    

           購買前,要求詳閱並完全理解  ─  理專隱避不告

                   令人【隱而不覺】 之【B股:分銷費的規定】 !   〉

既察          〈  到   ─    未堅持己見    依本意   選A

                                      卻聽信說服話術】   而選B  

                                   〈 經後續探究      逐一戳破其前後不一的說詞

                                        怎能  ─  看起來一臉無辜   態度溫和的人

                                        居然 ─   如此    皮厚心黑   〉

                      買前 不察  ─  未做足功課,卻盲目信任,

                       識人不清 :怪誰  ─   只能怪自己

                      買後  ─   才努力探究出  ─  隱而不顯的陷阱   〉



〈  著實納悶 : 如此這般坑人的B股  ─   怎能繼續合法吸金?

                                                           繼續大行其道 !!! 〉

【  4 / 2   補註:    繼續上網    針對較有印象的銀行   續查研究

                            銀行基金選項    比一比

                            初步發現台銀   較正派 有良心  ─   

                            對比近日令人不滿的 某銀行的 相同基金  ─   尚未發現 陷阱B股的選項

                            難道是公營、私營的差別嗎?

                           這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金管會能著力嗎?   ─    或只能聽由銀行業者的良心展現與否 ? 

               

  4/ 2   中午打電話去金管會銀行局,〈午休時間,無人接聽,作罷!〉

           想問:B股基金的存在,是否合法?  】

 

        《  字   ─   打著打著 ..........

             聽見電視廣告:「....  義重.. 」 ─   真是諷刺!

             對照那種    基金相關機構    獲利運作制度

             不禁想到一個成語   ─   「為虎作倀」                   》

   


變成溫水煮青蛙前          跳出

 

所謂   ─   手續費後收〈滿4年免收

              B股可以買到較多單位  〈 避重就輕:隱藏不說的是 ─   淨值永遠跑不贏A股 〉

              A股  B股   配息都一樣

   .......... 等等【話術】 ─   就是溫水

 

 

再者,

仔細一想   

基金不就是    ─    所謂的【外資】、【投信】在操作的嗎

 

若個人理解無誤的話

B股居心   的設計操作

不就是   ─   左坑    B股基金買者 〈節流、寄望開源  ─  信任、乖供 4年 資金,請人無責玩錢〉

                           買  方: 盈虧自負      

                          操作方【手續費、分銷費】  必定入袋  ─  穩賺不賠

                  右殺    股市散戶

 

 

 

                                                                                                                                   

 

http://www.wretch.cc/blog/samuel1341/15221694

http://www.wretch.cc/blog/m0932576955/20917004

 

                                                                                                                                  

  

煮蛙效應


煮蛙效應源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溫水煮蛙實驗:將一隻青蛙放進沸水中,青蛙一碰沸騰的熱水會立即奮力一躍從鍋中跳出逃生;又嘗試把這只青蛙放進裝有冷水的鍋裡,青蛙如常在水中暢游,然後慢慢將鍋裡的水加溫,直到水燙得無法忍受時,青蛙再想躍出水面卻已四肢無力,最終死在熱水中。實驗說明的是由於對漸變的適應性和習慣性,失去了警惕和反抗力的道理。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7%85%AE%E8%9B%99%E6%95%88%E6%87%89

 

                                                                                                                                   

 

 

 B股基金


陷阱在於:對基金不熟悉的客戶,以為管銷費大概是所有基金都會收的,當成是常規。而這看似不起眼的1%管銷費,其實有天差地別的影響!

  比較A股基金(就是一般前收手續費的基金)與B股基金,你可以發現其基金名稱一模一樣,僅在最後註明A Share  B Share。也就是說根本就是完全相同的基金內涵;操作團隊、投資內容,根本一模一樣!只是費用結構不同而已!你可以在任何投資理財網站找到任何一檔有A股及B股的基金,內容幾乎一致。然而B股基金,每年還要內扣1%管銷費,所以你可以比較同時期的A股與B股績效圖,線型一模一樣,但是時間越長,A股領先B股越多;你可以算算:一年差1%,兩年差2%...

明白的說,1%管銷費是從淨值扣下來,直接降低投資績效!投資越久扣越多!頭腦清晰的客戶至此恍然大悟,從椅子上摔下來,原來斤斤計較半天,反而吃虧!!B股基金與A股基金比較才會知道癥結所在!


看完本文,如果想買還沒買的人,應該買不下手吧。


記得2000年前後是B股基金大熱潮,但是後續抱怨客訴很快的讓熱潮消退!如今是機緣巧合,還是浪潮又起,大家最好趕快提醒週遭親友



http://tw.myblog.yahoo.com/jw!p1JoIGyYFQWJu9_1p3xD_1moNNIH/article?mid=893


 

一般後收手續費的B股基金,基金業者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不樂見短線進出,後收手續費就有階梯式定價,第一年若贖回,就收取4%手續費,第二年贖回降為3%,第三年贖回就再下調為2%,第四年是1%,若投資滿四年才贖回就不再收取任何手續費。

 

銀行有沒有善盡告知義務,告知投資人:同一檔基金B股與前收手續費(A股)基金,兩者淨值相差約1%,B股基金淨值會低於A股基金,就出在基金公司還要付通路一筆管銷費,管銷費是每年從基金淨值扣除1%。


基金業者指出,投資人若持有B股股票型基金滿四年,持有B股債券型基金滿三年,第五年和第四年看似就不用付手續費,但累計四年來和三年來淨值就比A股差了4%和3%。


理專勸進客戶買B股債券基金,每賣百萬元基金公司會私下贈予2,000元禮券,相等於20個基本點的回佣,難怪不少民營財富管理銀行銷售榜首總是B股債券型基金。

 

  http://blog.yam.com/skylight/article/1946127

 


債券型的B股基金不管手續費有無打折,在任何時候贖回的實質報酬率,都將無法超越A投資愈久,差異將愈大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32204665

  

高收債基金 金管會踩煞車

中時電子報
 
 
2011年11月30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彭禎伶╱台北報導】

金管會針對投信業者積極搶進高收益債基金踩剎車。金管會官員昨(29)日表示,不樂見同一家投信業者接二連三送審新高收益債基金,以免市場出現「一頭熱」的現象,若業者連續送審2~3檔以上高收益債基金,金管會可能退件。

金管會指出,投信若已獲准一檔高收益債基金,必須穿插送審其他基金,或是間隔「一段時間」,金管會才會再核准同一業者的第二檔高收益債基金。

投信業者指出,在低利率環境下,新台幣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到1.5%(以台銀11/29牌告利率為例),但高收益債券基金年化配息率通常高於6%,對追求較高固定收益的投資人來說,具有極大吸引力。

近期多家投信業者送件申請高收益基金都遭退件,必須半年後才能再重新送件。對此,金管會指出,投信業者每年送審一檔高收益債基金,取得核准並不困難,但若連續送審2~3檔以上高收益債基金,就可有能被退件。

金管會官員並表示,高收益債名稱上易誤導投資人,因此金管會也要求,投信在基金名稱後面應以同等大小字體註明該基金是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券,且要說明債券特性及風險。

官員指出,投信業者應「經營」已募集的基金,許多高收益債基金申請100~200億元額度,卻只募了20億元,就又再申請募新一檔高收益基金,保管銀行也勸說客戶贖回後轉進新基金,但投信「不能總是在募新基金,募完就不管」。

金管會強調,投信業者當初申請的額度若未募完,就應就同一檔高收益債基金繼續擴大募集;如果已經募滿,也可申請同一檔基金新增額度,7天就可過關。官員表示,主要還是基金績效好、管理好,有口碑才會有投資人青睞,未必要新募。

 

http://tw.news.yahoo.com/%E9%AB%98%E6%94%B6%E5%82%B5%E5%9F%BA%E9%87%91-%E9%87%91%E7%AE%A1%E6%9C%83%E8%B8%A9%E7%85%9E%E8%BB%8A-213000675.html

 

 

                                                                                                                                          



最好啊   ─     就是規定

                  什麼B股的

                  就別拿出來招搖撞騙了!

〈B股啊   ─    並非【鯨吞】

                        步步【蠶食】而已  啦!〉


除非  ─  自認高手、又閒不下來    

               喜歡    買了基金,懂得如何、適時

               在B股間  ─  轉換來轉換去的     

    或許  ─  如此基金高手  ─   才有能奈  樂在B股中吧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te 的頭像
    Kate

    Kate's Blog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